笔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包月账号

第381章 太平寨

汉朝对匈奴的作战告一段落。

将士们英勇作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正在班师回朝的路上。

回想当初大军出征,长安城内夹道欢送,就好像发生在昨天。但仔细算来,韩安国带领大军离开长安,其实是初春的事情,而现在战争完结,中原地区已经迎来了秋天。

关中大地上,小麦成熟了。

东乡亭的人开始为秋收做准备,很多的祭祀活动陆续展开,瓷器作坊也如同去年那样,下达了关于秋收前后停产,让青壮年回家收粮的通知。

同样的忙碌在整个关中地区都在上演,太平寨当然也是如此。

赵启明和秦文骑着马,从侯府出发,又经过了西乡亭,途中所走的路都很是平坦。等到他们感觉到颠簸,发现道路明显不再平整的时候,就到了太平寨的地界。

在即将收获的季节,农田中有人在忙碌,村里也不断有炊烟升起。

进村的地方地势较高,赵启明可以清楚的看到太平寨的全貌。

他发现这里青山环绕,地势很高。甚至就连村民们的房舍,也都聚集在半山腰上。至于那些农田,面积实在有限,还都是低洼地带,被群山所包围。

显然,这并不是富庶之地。

但这里有不错的水田,生长着在中原地区并不多见的水稻。当秋收的季节逐渐临近,这里的水稻已经开始变黄,只有少数的青色叶子,随着清风若影若现。

赵启明生长着南方,水稻是他最熟悉的作物。

看到这些金色的粮食,让他感觉很是亲切,便从路上下来,走进了稻田里。

“的确是快成熟了。”

他手里抓着稻穗,从颜色上判断, 这块稻田应该就快收割了。

但公元前的稻穗很小, 只是比小麦饱满些,想来产量估计不会很高。

这当然不是公元前的农民的耕作问题。准确来说,并不是公元前的稻穗很小, 而是赵启明生活的那个年代, 有了杂交水稻之后,成熟的稻穗饱满得有些夸张了。

显然,这是种子的问题。

看着这些水稻,赵启明对于杂交实验,忽然有了些信心。

他弯下来腰,抓了把水田里的泥土。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 虽然公元前的水稻种子产量不高, 但起码这片水田的土质是不错的。除了水分充足之外, 泥土的颜色发黑, 这是养分很高的表现。

“以前这里是种麦的。”秦文介绍道:“最近几年才开始种水稻。”

赵启明点了点头。

关中地区的作物以小麦为主, 水稻只是少数。

可能太平寨的人知道这里不适合种麦, 也可能听说过水田种稻高产的事情,但是想要弄到种子,还要掌握新的方法来耕种, 这对公元前的庄稼人来说,实在是很困难。

“水稻的产量要高些。”他站了起来:“这里也的确更适合种水稻。”

“小侯爷说的没错。”秦文说:“以前这里种麦的时候,收成总是不好, 太平寨的百姓们也过着苦日子,自从开始种稻,秋收时的产量上去了, 这才好过了些。”

两人接着往前走, 赵启明很快发现了水渠。

小麦的种植方式和水稻不同。这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对水分的要求。

关中地区没有南方湿润, 才会选择以能够适应干旱的小麦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虽然产量更高, 但是对水分的要求很高, 这就需要大量的灌溉。

显然, 为了种出水稻,太平寨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这水渠。

东乡亭的麦田中也有水渠。不过因为小麦对水的要求不高,所以那些水渠中的大部分都是土渠,而太平寨以石渠为主,相对来说更加平整。

尽管已经快到收获的季节了,这里的水渠仍然有水。

这些水从泾河流入,轻快的通过石渠,随着哗啦啦的水声,最终流入了稻田。

“这水渠修的不错。”赵启明洗了洗手,然后站起身来,视线随着水渠的脉络,看向了更远处:“利用了地势,既能起到方便取水的作用,还能有利排水。”

“据说是内史府派的人,带着村民修的。”

“内史府?”

“种水稻也是内史府的人带的头。”

听到秦文的话,赵启明很是意外。

他也接触过内史府官员。当时瓷器作坊的工艺差点被人学了去, 当初跑到东乡亭解决问题的是就是内史府官员。不过那个内史府官员偏向精工坊的人,让他根本没有好印象。

从那以后,关于封地内的事务,只要是和内史府有关的,他都要钱管家出面,自己是懒得去理会的。甚至好几次有内史府的当地官员求见,他也都给推掉了。

所以秦文说太平寨的改种水稻的事情,是内史府的官员的政绩,连这造福百姓的水渠也是内史府的官员带领着村民们修出来了,他才会觉得惊讶。

“内史府的人的确不怎么样。”秦文也不怎么喜欢内史府:“不过派到太平寨的地方官为人不错,专门负责水利农事,让太平寨的光景比之前好了些,也算是不错的官员。”

赵启明点头:“能在当地干点实事,这的确很难得。”

“当然,这肯定是比不上小侯爷的。”

赵启明好笑:“什么时候连你也学会拍马屁了?”

“这是实话。”秦文认真的说:“太平寨比不上东乡亭,也比不上西乡亭。”

赵启明无奈:“这里的确没有东乡亭富庶,但是别忘了这里是我的食邑,百姓们过得好,侯府收上来的粮税也就更多,里粮食收成不怎么样,对侯府也有损失。”

秦文点头。

“那个内史府的官员你可认识?”

“负责水利农事的那个?”秦文摇头:“不认识,只是听说过。”

赵启明想了想,虽然这里是自己的食邑,但他毕竟没有治民权,要是开始杂交水稻的工作,需要通过内史府,就难免会有所接触。与其和那些不作为的父母官打交道,那个在太平寨负责水利的官员,至少对工作负责的,值得他去打好关系。

“听说经常在村子里,等会应该能找到。”

“不急。”赵启明停下脚步,看着这片麦田:“虽然这些稻田不错,很适合进行杂交水稻的实验,但今天我们过来不是看稻田的。”

“那小侯爷要看什么?”

“看那些山地。”赵启明眯起眼睛,看着远处的青山:“现在去看果园吧。”

秦文点头。

两人重新走到了路上,骑着马继续往前,却没有进村。

上山的路有些难走,赵启明和秦文没有骑马,在村子外开始徒步上山。

相比起不多的水田,太平寨的山地面积就是相当的辽阔,估计除了种稻之外,这里的百姓也有很多人以种植果树谋生,所以刚上山没多久,赵启明就发现了很多的果树。

喜欢大汉时代周刊请大家收藏:(www.yebiqu.org)大汉时代周刊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笔趣阁推荐阅读: 穿越时空之抗日猎人重生三国从养鸡开始极品驸马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最强猛将闯隋唐奥古斯都之路国策战斗在甲午年欲将此身付山河天朝之梦北宋最强大少爷三国刘禅重生记楚汉兵痞交锋三国之鬼神无双耕耘贞观曹贼大明土豪无敌拆迁工崛起1892混在三国当仙师大秦宝藏之龙杖大宋好屠夫抗日之铁血智将南洋霸主冒牌知县大玄第一拽探三国之北地枭雄刘备的日常三国小兵之霸途诡三国本草王抗战之红色军神唐砖弹痕奋斗在盛唐三国之大汉皇权绝品盗帅农夫三国三国之天下至尊与国共武锦衣春秋铁血宏图大明国贼大唐将军烈官居一品红楼之纵横四海佣兵的战争唐朝好驸马杀破唐
笔趣阁搜藏榜: 临高启明大秦:直播对话圣贤,开启召唤大明:我爹居然是朱元璋三太子的野望三国从曲阿开始1900翻云覆雨全能军工设计师穿越之玩转新民国冢虎之殇开局帮未婚妻复国,我成了大反派晋末之龙战于野一生为将重生三国从养鸡开始三国之蜀汉大一统三国:大事件签到系统隋唐请回答:崩坏的隋唐演义亮剑之最强尖刀连步步生莲帝国纨绔小少爷兵锋王座持秦卡尔戏三国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三国兵锋熊霸三国明末传奇之钢铁脊梁权驭大明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三国之妖才红烧三国明贼大宋开局一推官亮剑之老子是孔捷山狼三国:开局人在长坂坡大明才子风云录理科学霸的三国日耳曼全面战争君临战国盛唐小园丁为了大明决定出道挣钱大汉废帝大明殖民王领主无敌!泽霖传最强猛将闯隋唐召唤之三国霸业民国大间谍三国之特工皇帝白马掠三国
笔趣阁最新小说: 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中国远古帝王谱穿越之戏游江湖龙在天涯极品小太监邪王的侍妾雨梦传奇凤凰涅磐圣地烽烟宁朝管家三国第一鬼才指南剑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爱之神铁血山河铁血狼骑军三国群英传之天下归龙明朝小人物陌上行国家战斗力:雄兵如画江山明末极品无赖提壶问江山李唐王朝二十帝争宋荣耀归于罗马三国风云变大唐刀圣智谋三国铁血女英续杀破唐铁血职业东方凡人汉血丹心军阀少爷天降大运带着系统闯明末抗日之兵王传奇超级账房大唐驸马爷回到唐朝当驸马行走大宋回到南宋当名将绝品盗帅大汉时代周刊三国英雄谱明朝大官人